第137节
老人家勤快,种完了一季玉米,爱种些青菜什么的养地。 三年下来,玉米的产量比开始的一百多斤几乎翻了倍,这就是地力增强了。 但耿舒宁知道,南北两地的农田情况不一样,养地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。 前景部分是她根据上辈子给农科院做研讨会的时候,记得的内容写出来的。 她记得有教授说过,种植萝卜或者大豆等绿肥作物,就可以肥田。 如此一来,田地不用种一季空一季,更不会因为连番耕作产量越来越低。 这种轮作休耕的方法,好像是二十一世纪才系统提出来,广为人知的,现在还得慢慢尝试。 可后世玉米产量能高达六百到九百公斤,在这里两百公斤总是能有的吧? 胤禛还没做皇帝的时候,闲暇时候也会去庄子上种地,思忖如何提高粮食产量。 他对地里的事儿比耿舒宁知道得还多。 如今土地最肥沃的地方,种植小麦或者水稻,亩产也不过两百斤左右,还要休耕,否则经年累月农田总会变成荒地。 若是这番棒子真能叫亩产翻倍,还不用休耕,能养活多少吃不起饭的老百姓,胤禛想想都激动。 老爷子若知道了,别说斥责耿舒宁,赐她个郡主爵位都有可能。 他看着得意等着自